
何婕,这位47岁的资深记者,依旧活跃在新闻一线,持续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报道。她的职业生涯,充满了无数挑战和艰辛,远非许多人想象中的光鲜亮丽。其实,这份工作的辛苦,外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。
回顾今年3月的一次采访,何婕在机场休息室直截了当地堵住了特斯拉中国区总裁王昊,直接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:“不要跟我谈愿景,先回答车主的电池维修费由谁来承担?”这个问题迅速引发了公众关注,并一度登上热搜。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,电动汽车的维修费用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。何婕的直率和犀利让很多网友感叹:“这位姐姐比许多车评人还要尖锐。”其实,公众讨论这一事件并非为了看某个品牌翻车,而是想知道企业对这种关键问题的态度,何婕在这一过程中无疑成了权力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。
展开剩余81%如果我们回顾何婕的从业历程,会发现她从未因为工作中的困难而退缩。她的职业起点非常特别,当年,作为一名铁道运输专业的毕业生,何婕提交的简历中附上了她自己撰写的“列车晚点数据可视化”小论文和一张折线图,这让她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。刚刚进入电视台的她便选择了春运临客作为专题,通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拍摄,成功捕捉到了最真实的火车场景。她拍下的列车员啃着冷馒头的画面,成为了不少电视台教材中的经典。
在《东方夜新闻》节目中,何婕给自己设定了严格的采访规则:每一篇报道都必须手写,且每页都留出三分之一的空白空间,用来写下现场捕捉到的新线索。节目结束后,她常常要撕掉已写的内容,重新编辑。她有时甚至撕掉了整整17页。获奖之后,何婕匆忙赶到医院照顾母亲,但依然不忘向制片人询问节目素材的处理情况,确保每个镜头都不被遗漏。尽管她的母亲最终在节目录制时去世,但何婕依然坚持工作,她的专业精神也因此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。
何婕的工作并不止于此。当时,她刚刚生产完女儿不久,为了赶上节目制作的进度,她带着尚在哭闹的婴儿进入机房剪辑素材。那期节目讲述的是关于早产儿医保缺口的议题,节目播出后,上海市政府立刻做出了政策调整,将报销比例提高了15%。这一改变,正是何婕及其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。
虽然她被标签为“工作狂”,但何婕的每一项工作都关乎民生,具有社会意义。她通过新闻传达了普通民众最基本的诉求,发挥了媒体应有的作用。在她荣获白玉兰奖时,她的获奖感言充满了对年轻主持人的忠告。她强调,观众最需要的是接地气的“人话”,而非一味依赖题词和发言稿。如果在直播中出现错误,勇敢承认比编造谎言更为重要,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撒谎则是本质问题。
很多网友认同她的观点,认为相比那些官方的发言,普通百姓更关心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。何婕正是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问题发声,她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,更是普通人的代言人。即便已经47岁,她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学习热情,每年能够阅读超过80本书,展现出她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不过,一些网友对她不断学习的做法持怀疑态度,认为她已经在主持行业工作多年,是否还打算转行?一些人质疑她已过了“最佳年龄”,是否还有机会进入其他行业。对此,何婕表示,等到有一天,她能轻松获得高票而不需要争抢,能去医院看病不再依赖他人,孩子们能够和父母常伴左右时,她才会选择“躺平”。听到这些话,网友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。
他们认为,解决这些民生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虽然何婕的努力可能无法立即带来改变,但正是因为有像她这样的人,社会才会一点点进步。虽然单个个体的力量微不足道,但正如“水滴石穿”的道理所示,持续不断的努力终将带来改变。
何婕和她的丈夫都从事着类似的繁忙工作,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。然而,他们珍惜每一次全家团聚的时光。对于何婕来说,坐在办公室、镜头前照本宣科的说辞远不如亲自深入一线,感受真实的情况,才能传达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。毕竟,新闻报道的传递中总会夹杂个人情感,客观性常常受到影响。而何婕通过一线采访,能直接感受到社会的脉动,从而讲述出更真实的故事。
尽管她的工作充满挑战,何婕的坚守和执着令人动容。如今,敢于说真话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少,像何婕这样关注民生、忧国忧民的媒体人更为难得。她正是践行了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,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声音。
发布于:福建省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